1.质量标准很重要,没有标准,质量人员“无法可依”,容易导致冤假错案
- 项目经理或供应链经常要求提供一份验收标准,去开发供应商
- 产品需求和用户体验,需要转化为明确的标准,以验证设计开发符合要求
- 生产过程中,制造及QC人员需要质量标准进行生产和验收
- 客户验收时候,需要质量标准避免扯皮
2.那么,什么是质量标准?
硬件产品的质量标准主要包括几大模块
3.质量标准应该由谁定?
产品是各技术栈的智慧合力形成的,那么产品质量应该也由各技术栈合力形成
有些公司研发能力强,研发部作为立法机关定义了质量标准,质量部作为检察院监督生产是否“违法”;有些公司则是质量部主导来定,或者直接由客户提供
我认为,由谁来定都无所谓
但是应该经过内部的正式评审,各方统一标准;
质量人员也应该根据用户体验、强制要求等提出补充意见
4.质量标准怎样定?
4.1切记制定产品开发的两个基本要求:
- 用户满意;
- 符合批量生产的要求;
这是质量标准的指导方针
如果一个使用频次高的消费类产品质保期是一年,研发说这个转轴设计的规格就是选择200次的。那不行,这个规格不能满足用户需求,不能定义为标准;
一个产品由两个大椭圆型的弧面组合而成,标准要求段差0.1mm;试产过程中,不良很高。那不行,这个规格不能满足批量生产的要求,不适合定义为标准;
4.2 制定质量标准简要版方法说明:
用户需求+产品研发要求及风险=产品验收标准
1)用户需求,需要考虑明确和隐含的
如用户要求机器人在商场中能设置不同的导航定位点,并导航到对应的位置;
隐含的要求有:i.导航点的精度;ii.位置精度;iii.角度精度;iv.到达定位点的一次成功率等;
2)用户体验,把自己想象成用户,从下面几点考虑标准
i.从各种感官上考虑用户体验
包括视觉(如是否有重影?)、触觉(是否发烫?)、听觉(是否噪音太大)、嗅觉(是否有异味)
ii.从物理的角度考虑用户体验
光(是否漏光?)、电(漏电漏过大)、热(温升)、速度(延迟过大)
iii.从化学的角度考虑用户体验
如腐蚀?发霉?氧化?
3)还需要考虑用户对象、使用的场景、用来解决什么问题(痛点),得到什么样的好处(喜点)
以上主要是为了熟悉用户需求,需求清晰后,
4)外部调研找产品标准的相关信息
- 可在百度、微信搜一搜、知乎等平台直接搜索相关标准;
- 竞品官网、京东、天猫等销售平台查看销售卖点,售后评价;(很鸡贼实用的方法)
- 与第三方认证机构咨询相关标准
- 去专卖店体检测试标准
- 买竞品直接测试摸底
5)在制定标准的内部活动主要有两步:
- QFD:对自家产品进行技术要求、工艺要求、部品要求的展开
- FMEA:识别风险,转化为标准和测试方法
4.3 最后,把输入和过程转化为输出,文档化测试标准
外观、功能、性能、可靠性、强制认证
详细版方法:
5.记住,标准制定后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根据需求、生产的实际做调整,但每次的变更,需要评审通过;
6.题外话,与研发,与客户对于标准有分歧了怎么办?
摆出数据和证据,有必要的评审+画押,签订样品;因为其他商业等考虑,质量人可以变通,但事后的祸,一起背!
7.最后的成品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