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常识

百战不殆什么意思(“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这句话的两个内涵)

2024-12-24 10:30:27 100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这是《孙子兵法》中非常有名的一句话,这句话看似简单,但其实体现了《孙子兵法》中一个至关重要的辩证关系:知彼和知己。


“知彼知己”其实在《孙子兵法》中出现了两次,第一次在《谋攻篇》,第二次在《地形篇》。在《谋攻篇》中,孙子说:“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败”。

在《地形篇》中,孙子说:“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可全。”,这两个地方都强调“知彼知己”的重要性,而且意思也差不多,要想获得战争的胜利,一定既要知彼也要知己,这看似一句正确的废话,这里面体现了什么辩证思想呢?我们从两个方面来讲。


首先,相较于知彼,知己其实更重要。孙子说,如果不知彼而知己还有一半的胜率,而如果既不知彼也不知己,那就完全没有胜算了。因此,相较于知彼,其实孙子强调知己更重要。在《谋攻篇》中,孙子说,我们可以从五个方面来预测战争的结果:“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yú]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

第一个是,知道能作战或不能作战的这一方会取胜;

第二个是,知道根据兵力的多少,来采取相应谋略战术的一方会取胜;

第三个是,将领和士兵的目标一致,全军上下同仇敌忾的一方会取胜;

第四个是,以充分周密地准备去,对付毫无准备的一方会胜;

第五个是,将帅有领导才能,而国君不加干预的一方会取胜。这五条就是预测胜败的方法。


其实,这五条原则里面,有四条都跟“知己”相关,包括兵力多寡、目标一致、准备周密还有将帅才能,这些都需要 “知己”。对自己的实力要有非常清晰的认识,才有可能对战争胜败做出准确的预测。因为,“知己”是我们可以做到的,而“知彼”往往不准确。所以,知己比知彼更重要。

其次,知彼和知己的战略意义也是完全不一样的。简单来说就是,“知己”是为了不败,而“知彼”是为了可胜,而且是有先后顺序的。

在《形篇》中,孙子说:“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

孙子说,过去善于作战的人,总是会预先创造不被敌人战胜的条件,首先让自己处于不败之地,然后等待可以战胜敌人的机会。要做到不被敌人战胜,关键在于自己;而能否战胜敌人,关键在于敌人。所以,善于作战的人,能够做到的是,不被敌人战胜,而不能做到的是,让敌人必定被我所战胜。所以说:胜利是可以预见的,却是不可以强求的。


“知己”是为了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而在此基础上,要想获得胜利,就要做到“知彼”,等待敌人暴露弱点,然后抓住机会战胜敌人。这是知彼和知己的战略意义的差别,它们所要实现的目标是不一样的,但是他们在获得战争胜利这个目标上是统一的,这就是知彼知己的辩证关系。

《孙子兵法》告诉我们,想要赢得战争,首先要管好自己,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然后再伺机而动,找对手的弱点。这种思想其实也贯穿了整部《孙子兵法》,很多地方都是让自己做好防御,让自己不可战胜,这才是获得胜利的前提。有一种说法是“最好的防守是进攻”,但是在孙子看来,正好相反,最好的进攻是防守,首先要把自己的基本功练好,减少自己的破绽,等自己强大了,再等待胜机出现,然后抓住机会,一战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