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常说:“只有千年的宗亲,没有三代的外亲。”
言外之意,父系家族才是亲人,母系家族永远只能是外亲。
于是在不少人的心目当中,奶奶和外婆也变得不同起来。
倘若回到100年前,这种想法或许并无不妥,可现在已经是2023年,社会日新月异,人们的思想也在跟着进步。
这个时候若是再套用古板而守旧的思想模式,那就显得荒唐而可笑了。
小时候不理解奶奶和外婆的不同,长大之后才明白她们的区别到底在哪里。
相似的血脉,不同的情感
大人喜欢用姓氏来判断亲疏,自以为孩子跟父亲姓就理应对奶奶比对外婆更亲。
他们似乎忘了,不管是奶奶还是外婆,都与孩子的姓氏毫无关联。
对孩子来说,真正影响他们与老人关系的并非姓氏,而是血脉和感情。
与生俱来的血脉。
古人缺乏生物学知识,总喜欢用姓氏来判断血脉远近。
在他们的思想观念里,爷爷奶奶才是至亲,外公外婆不过是亲戚罢了。
如今看来,这种观念实属荒唐而可笑。
从遗传学角度而言,奶奶和外婆都是直系亲属,在血缘关系上并无差别。
她们一个是爸爸的母亲,一个是妈妈的母亲。从血缘关系上来讲,她们都是孩子的至亲血脉。
而血脉本身就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标志,它不容选择,也无法改变。
后天培养的情感。
人们所犯过的最大的错误,就是以为血脉可以决定感情。
其实不然,血缘是与生俱来的,但感情却是后天培养的。
血脉不需要过多的付出就能获得,而感情却需要长期精心维系才能建立。
从心理学角度而言,一个人跟谁最亲,并不源于他与这个人有着怎样的血脉关系,而源于他们建立起来的感情。
血脉只是一种基因关联,感情才是将两个人紧密拴在一起的关键。
奶奶与外婆之间形成差距的主要原因从不在于血缘关系,而主要源于感情。
在感情方面她们拥有相同的机会,而不同的选择注定会造就不同的结果。
感情有别,则亲疏有别
现实生活中,有人把奶奶当成生命中最为重要的人之一,而外婆不过是他们闲暇之余需要走动的亲戚而已。
也有人把外婆当成自己最亲的人,而奶奶不过是一个模糊的存在罢了。
他们对奶奶和外婆的感情,主要源于老人的态度。
一、老人态度相似, 在孩子心中地位便相似
在这个科技越来越发达,人们的思想越来越进步的当代社会,“男娶女嫁”的婚姻模式正在日渐消亡,一种新型的“结婚模式”正在被广泛推广。
当下婚姻状态,不再是女方嫁入男方家,更不是男方入赘女方家,而是男女双方各自脱离原生家庭,然后组成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家。
在这样的状态之下,就不存在跟谁一起生活便对谁更好一点的情况,一切完全取决于老人的态度。
如果奶奶和外婆都很慈祥,都对孩子疼爱有加,那么在孩子的心目当中她们便是平等的存在。
将来孩子长大成人,能够独当一面之时,也会用自己的方式去回报奶奶和外婆。
生活当中孝敬奶奶和外婆的年轻人不在少数,尤其是看着老人年纪日渐增大,他们的孝心也会越来越浓,生怕子欲养而亲不待。
二、老人态度不一,在孩子心中地位便不同
在现实生活当中,有疼爱孙子而忽略外孙的老人,也有偏心外孙忽略孙子的老人,更有不管是孙子还是外孙都一概不管的老人。
老人态度各异,在晚辈心中的地位自然也截然不同。
不管是奶奶还是外婆,孩子心里最亲的,长大后最想孝敬的必然是疼爱自己的那一个。
孩子没那么多心思,他们只知道谁对自己好,自己就对谁好。
如果奶奶和外婆都不曾疼爱自己,那么这两位老人对他们来说都是无关紧要的存在。
当代年轻人大多活得清醒,他们只认感情,任何“血脉绑架”对他们都没有太大的用处。
奶奶和外婆的区别不在于传统,而在于“因果”
不要再将封建社会的糟粕当传统,那些已经过时的古老思想早已被年轻人抛弃。
对于当代年轻人而言,奶奶和外婆的区别从不在于传统看法的不同,而在于一种因果关系。
一、老人对待儿媳和女婿的因果
秋瓷炫曾在节目中说过:
“奶奶重男轻女,不仅对妈妈不好,而且还嫌弃我是个女孩子。我出名以后她想来看我,我都不见,我若见了就对不起妈妈。”
有些人之所以不喜欢奶奶,并不是因为奶奶对他们有多糟糕,而是因为奶奶曾欺负过他们的母亲。
在孩子的心目当中,没有谁比母亲更重要,他们永远无法原谅伤害母亲的人,即使这个人是他们的奶奶。
同样的道理,放在岳母和女婿身上也是通用的。
老人对儿媳和女婿的态度,就是孙子和外孙对他们的态度。
老人最大的错误就是以为只要自己疼爱孩子,就可以成为他们最亲近的人,哪怕一直在针对他们的父母。
很显然,这种想法错得离谱,父母才是孩子心中无法取代的存在,也是他们的底线。
二、老人对孩子付出的因果
有人喜欢奶奶,有人喜欢外婆。
这一切主要取决于老人对孩子的付出。
老人与孙辈的关系是从一开始就种下的因果,你用什么样的方式对待对方,对方就会回馈你相同的态度。
这既符合人性,又符合情感,更符合现实。
万物有果,皆有因。
人生就是一场因果关系,亲情也不例外。
永远别想着不劳而获,你有多少付出就有多少收获。
奶奶和外婆在孩子心中的形象就像一束花,至于这束花会开成何种模样,主要取决于她们给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