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百年来,人们都对乾隆帝有着颇多的好奇。纵观乾隆帝这一生,治国理政,雄才大略,武功了得。但他的身上不仅包围着荣誉,也缠绕着争议。
其中便有关于乾隆帝生母的议论,也不乏对乾隆帝出生地,以及血统问题的争论。而这些特殊且充满神秘色彩的异闻,则为后世留下了无尽的疑团。
乾隆
不过,随着时间流逝、社会发展,人们渐渐从古籍、史料中发现了蛛丝马迹,由此找到了探索的方向。
乾隆帝生母其人
关于乾隆帝生母的争议,主要存在着三种说法。
首先是晚清的著名学者与社会活动家、“湖湘才子”王闿运,他曾做过大学士肃顺的家庭教师,知道不少宫内秘闻,并且走南闯北,消息灵通,放荡不羁。
他在《湘绮楼文集》中提出:乾隆帝的生母并不是名门望族、大家闺秀出身,因此没有按制选入贝勒府成为格格,她只是一个出身贫寒的女子。
这名女子从小就承担起了家务,几岁便开始走街串巷帮家里卖东西。13岁那年进入京师,正巧遇上选秀女,她在看热闹的时候卷入选秀女行列,后被选中,分发到了雍正贝勒府。
雍正因为公务繁忙,一开始并未注意到她。有次雍正生病,这名女子被派去服侍,在侍候过程中怀孕,生下了乾隆。
这种说法一出,立刻就遭到了那些熟悉宫廷之人的反对。清宫选秀制度之森严,绝不可能混进去一名秀女。
虽然王闿运的说法被否认,但他的“故事”却重新唤起了人们心中的疑问,关于乾隆出生问题的议论再次活跃起来。
第二种说法,是出自1944年5月1号《古今文史》半月刊的一篇由杂文作家周黎庵写的文章,文章名为《清乾隆帝的出生》,里面披露了乾隆的“出生秘闻”。
文中记录到,乾隆生母是汉人李佳氏,长相“奇丑”,在热河行宫中做杂役。
雍正未登基时去木兰秋狩,因为喝了鲜鹿血,阳壮无法自持,情急之下临幸了李佳氏。
周黎庵
次年康熙北狩的时候知道了这件事,就让已经临盆的李佳氏在茅屋里生产,这个在茅屋里降生的孩子就是乾隆。
这篇“秘闻”实际上是王闿运等人所编造的故事,通过去除选秀女这一不合理的情节,记述雍正狩猎、喝鹿血、找宫女发泄、康熙发现、乾隆茅屋里出生的过程,把乾隆生母定位为热河的李姓汉人。
而“秘闻”的快速流传很快引起了史学家的重视,首先对之考订的是台湾学者、著名历史学家庄练先生。
他根据传闻来考订,写成名为《乾隆出生之谜》的文章,出版了《中国历史上最具特色的皇帝》一书。
庄练先生证明乾隆的生母确实是热河行宫宫女李氏。大名鼎鼎的历史作家高阳先生于1988年写成《清朝的皇帝》一书,进一步确认了乾隆的生母名叫李金桂。
这两位先生的加入,顿时使这些流传的“秘闻”成了确凿的历史文献。但事实真是这样吗?我们按下不表,先来看看最后一种说法。
此说法是说海宁陈阁老的儿子被雍正用女儿换掉了,乾隆生母就是陈阁老的妻子,这种说法流传极广,在野史、小说、词曲等里面都有反映。
《清代外史》一书中更是绘声绘色地记述了这个偷龙换凤的故事。
故事大概是:浙江海宁陈氏一族兴盛,官至极品,雍正登基之前争夺皇位,但没有儿子,就很难得到帝位。
雍正王妃生下一女,正巧文渊阁大学士陈世倌喜得一子,雍正就命太监去换了孩子,所以乾隆就是陈世倌的儿子。
但经过种种考证,这个故事被证实是虚构的。那么,乾隆的生母究竟是谁?她这一生是怎样的呢?
据清廷《玉牒》和《实录》记载,乾隆生母是钮祜禄氏。
钮祜禄氏
钮祜禄氏出生寒门,尽管她是“八大家”之后,但有名无实,可算空名。即便如此,正史中依然记载她出身满洲著名世家,“毓质名门”。
13岁时被康熙赐给当时的雍正做“格格”,但她平平无奇,并不起眼。在她19岁的那年夏天,雍正得了传染病,福晋们大多不愿意去服侍。
钮祜禄氏“奉妃命”日夜侍候,尽心尽力,两个月后,雍正病好了,她也怀孕,第二年生下乾隆。
虽然生下儿子,但钮祜禄氏的身份地位并未有多大改变。雍正有好几个儿子,生母地位都比较高。
康熙
直到雍正当了皇帝,封钮祜禄氏为“熹妃”。后来乾隆被秘密立为皇储,母凭子贵,她的地位突然增高。
9年后,皇后那拉氏病死,钮祜禄氏位居后宫首位。又过四年,雍正病死,乾隆即位,封她为孝圣宪皇后。她86岁时去世,是清帝后妃中寿命比较高的一位。
尽管“乾隆生母是钮祜禄氏”这一说法得到了很多有力证据的支持,但她的身上仍然笼罩着一层疑云:姓氏问题。
有学者从文献资料中得出结论:熹妃本为汉姓钱氏,正因为钱氏出身贫寒,所以将她改为满姓钮祜禄氏,这是一个为确保弘历继位而采取的措施。
钮祜禄氏
那这个姓氏,到底有没有必要改?有学者强调,将乾隆生母改姓的是雍正。可事实上,雍正帝并没有必要为她改姓。
其一,正史中已经载明她出生“名门”;其二,雍正帝、乾隆帝对乾隆生母身份的高低并无太大忌讳;其三,“钱氏”之名可能是谕旨、册文的误写。
其四,改姓是大事,这种为了政治目的而改姓的不光彩行为,不可能堵得住悠悠众口,也不可能不被满朝文武所质疑、所发觉。
并且,如若是想将所有有关“钱氏”的记录都消除,从当时各方面来分析都是很困难的。这一消息一旦传出,皇帝的名声也会有所损害。
雍正
当然,其中原因还有很多,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寻找更多、更有力的真相。
但目前的大方向都认为,乾隆的生母是钮祜禄氏,并非冒选秀女、热河李氏、女儿换子,也并未改姓。
血统问题
乾隆帝的血统这一问题,关系到清代的满汉关系以及民族融合。乾隆生父雍正是满人,生母钮祜禄氏也是满人,但乾隆其实是满汉混血。
我们可以从两方面来论证,一是乾隆父亲雍正帝的血统,二是乾隆生母钮祜禄氏的血统。
根据郑天挺先生的研究结果显示:雍正祖父顺治帝是满洲与蒙古的混血,雍正父亲康熙帝是满洲、汉人加蒙古的混血。
雍正生母乌雅氏是满洲人,因此雍正是满蒙汉混血。
从母亲这方面来看,据记载,满人额宜腾与汉人龙氏结合,生下了乾隆帝的外曾祖吴禄;吴禄与汉人乔氏结合,生下了乾隆的外祖凌住;乾隆生母钮祜禄氏则是凌住与汉人彭氏结合所生。
这样依次推下来,雍正与钮祜禄氏结合所生的乾隆帝,有大部分的汉人血统,大部分的满洲血统,少量蒙古血统。
而满人额宜腾家族与汉人结合反映出了满汉血统的融合问题。额宜腾娶的龙氏、吴禄娶的乔氏和凌住娶的彭氏,无论是入旗汉人还是旗外汉人,都属于汉人血统。
尽管满族统治者曾有禁止满汉通婚的法令,但这条法令对于八旗内部满洲人与在旗汉人的通婚不适用。
这条法令实际上禁止的是八旗旗人之女外嫁汉人,八旗子弟亦可以娶旗外的汉人女子,这是为大家所默认的规矩,民不举官不究。这样看来,满洲旗人娶汉人女子为妻就并不稀奇了。
旗人、汉人杂居,故而满汉通婚愈来愈多,满汉融合成为一种趋势和潮流。
清朝皇帝禁止满汉通婚,这样禁止的目的是为了保持满族血统的纯正。但客观上,乾隆帝自身就有一半的汉人血统,这本身就是清代满汉融合的一个重要事例。
这种皇家血脉更像是满汉融合的传承。乾隆是传承者,更是推动者。
乾隆出生地之争
与乾隆生母之谜以及血统问题纠缠在一起的,还有乾隆帝的出生地问题。
前面我们提到,“秘闻”里的李金桂在茅屋里生下乾隆,因此这个茅屋就成了皇帝的出生地。还年年修缮,至清末两百年仍然保存完好。由于“秘闻”被推翻,所以这一说法并不成立。
关于乾隆诞生地的争论主要有两个:究竟是京师雍和宫,还是承德避暑山庄。
根据清朝官方正史记载,乾隆帝诞生在京师的“雍和宫邸”。《清高宗(乾隆)实录》中有关于乾隆家世的文字。
“高宗纯皇帝,讳弘历,世宗宪皇帝第四子也。母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原任四品典仪官加封一等承恩公凌住之女,以康熙五十年辛卯八月十三日子时,诞上(乾隆)于雍和宫邸。”
雍和宫
除了《实录》外,还有更权威的历史文献记录了乾隆的家世——乾隆本人的《御制诗集》。
他在诗中写道:“虽曰无生俞宗旨,到斯每忆我生初。”足以证明乾隆本人是认定自己出生在雍和宫的。
不仅如此,乾隆所作的诗里多次提及自己的出生地雍和宫,越来越多地昭示这一信息的准确性。那承德避暑山庄这一说法又是怎么回事呢?
乾隆诞生避暑山庄一说由来已久,且证据的结实可靠并不逊色于雍和宫一说。
承德避暑山庄
现在能够查到的第一个对乾隆出生地提出不同看法的,是乾隆晚年的军机章京管世铭。他写了一部《韫山堂诗集》,在一首七言绝句中论述了他的观点。
同时他还做了注解:“狮子园为皇上降生之地,常于宪庙(雍正)忌辰驻临。”
狮子园是位于热河避暑山庄之外的一处园林。康熙帝前往避暑山庄时多有雍亲王胤禛随驾陪同,康熙就把狮子园赐给了他,作为亲王一家来热河时的临时居住之所。
管世铭所说的“狮子园为皇上降生之地”,便是说当今皇上乾隆是在这里出生的。
管世铭
如果认为管世铭一介官员的话无足轻重,又或是觉得他随口胡诌,那可以通过另一个人来了解真相——嘉庆皇帝。
嘉庆皇帝即位,乾隆是以太上皇的身份训政的。嘉庆元年,乾隆八十六岁生日,办生的地方就在避暑山庄。
嘉庆两次以《万万寿节率王公大臣等行庆贺礼恭记》为题作诗,两首诗都表达了同一个核心思想:“皇父”就是在这儿出生的。
可以看出,嘉庆对于“皇父”生在避暑山庄一事是十分肯定的。
嘉庆
关于此事的传闻颇多,流传版本也是千奇百怪。而交际甚广、信息来源丰富的管世铭有可能听信了其中一个版本,嘉庆皇帝也听到了同一来源的消息,于是两人的想法不谋而合。
然而,嘉庆皇帝后来出于种种考虑,还是放弃了固有看法,从而认同皇父乾隆“诞于雍和宫邸”的说法,并将此说法以钦定的形式载入了《高宗纯皇帝实录》。
值得一提的是,道光皇帝也特别重视祖父乾隆的出生地问题,为证实此问题做了很多努力。
道光为什么在祖父出生地的问题上着重笔墨呢?因为他明白,这并不是一个单纯的诞生地争论,而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事。
对于乾隆皇帝来说,这是万万不可有差池的。如果说乾隆出生在避暑山庄,那他的生母是不是雍正皇帝的孝圣宪皇后、后来成为崇庆皇太后的满族人钮祜禄氏就成大问题了。
不论是乾隆生母身份、血统问题,还是出生地问题,以上种种都是推测和讨论,史学界对此没有一个明确而肯定的结论。
这三个问题看似分离,实则是紧紧纠缠。虽然不能在这些历史疑案上做出判断,但我们在看待历史问题时,要采取不抱任何成见的客观态度,辩证地、实事求是地去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