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常识

单鞋是什么意思(从单鞋(jiǎ鞋)的进化看时代的变迁)

2024-08-02 10:30:22 100

活了20年,才弄明白“jiǎ鞋”的“jiǎ”怎么写

在辽北乡下,你跟人说“单鞋”,大爷大妈听了多半会问:“你是城里人吧?”因为在辽北农村方言里,只有“jiǎ鞋”这个词,而没有“单鞋”。比如入了冬,小孩火力壮,穿着单鞋在外边玩,大人们就会在后边喊:“还穿jiǎ鞋片子在外边跑,看不把你脚丫子冻掉了!”

1989年秋天,我升入村里上小学的三年级,开始学写作文。结果我提笔写到“我爸爸穿着jiǎ鞋”这句时,卡壳了,赶紧举手问老师“jiǎ鞋”咋写?在我眼中一向神通广大、无所不知的老师竟然愣了一下,然后拿起铅笔在我的作文本上写了个“假鞋”,写完后瞅瞅觉得不对,拿起橡皮擦掉,又写了个“甲鞋”,然后又擦掉,最后告诉我:“不会的字就用拼音代替。”于是,我的作文中就有了这么一句——“我爸爸穿着jiǎ鞋”。

再后来,上初中学古文《陈涉世家》,语文老师读到:“吴广者,阳夏(音jiǎ)人也,字叔……”。我听了好一阵激动,啊呀,原来夏字也读“jiǎ”啊。“jiǎ鞋”本来就是夏天穿的,写成“夏鞋”不是正好吗?于是从那往后,我就把“jiǎ鞋”写成“夏鞋”,语文老师总觉得不对,可又拿不出实打实的证据。直到1999年上了大学,正赶上互联网时代来临,通过上网我才最终弄明白,“jiǎ鞋”的正确写法应该是“夹鞋”,只不过辽北农村方言中,把这个“夹”字的读音异化了,变成了三声。这一误,整整二十年。

一个难倒人的题目——jiǎ鞋俩字怎么写?

言归正传,下面说一说辽北农村单鞋的进化过程。

清初辽北牧民的单鞋——布靴、皮靴

昌图前双井镇一带地处柳条边之外,在清朝前期和中期是内蒙古科左后旗的牧场,地广而人稀,只有少量的蒙古族牧民居住。蒙古族穿的单鞋比较简单,就是布面、皮面的靴子。

照片中一大两小3个蒙古族牧民,只有1个穿着蒙古靴,2个人光着脚,证明生活条件十分艰苦

清末到民国——舍不得穿的“千层底”(布鞋)

清朝嘉庆年间(公元1796—1820年),昌图前双井一带解禁放垦,涌入了大量闯关东的汉族移民,这里也随之变成了农业种植区。闯关东的人们都穿什么单鞋?——草鞋、布鞋都有。

草鞋在革命题材的影视剧中经常出现,大家都知道它长啥样。草鞋的特点是成本低,缺点是不结实、磨脚、不能护住脚面、也不如布鞋舒服。那闯关东到前双井的人们为什么还穿它呢,都穿布鞋不行吗?在当时还真不行!因为没那个条件!

草鞋

做一双布鞋,鞋面子得用好布料,做鞋底打袼褙则需要大量的旧布料。清朝末年那个年月,普通老百姓家大人穿的衣服都是补丁摞补丁,小孩子连个衣服也没有就是光屁股跑,所以打袼褙做鞋底需要的旧布料,在当时也绝对是稀缺资源。所以在当时,做一双布鞋的成本是绝对不低的。好不容易攒布料做了一双布鞋,也得“省着穿”——能不穿就不穿,以免费鞋。比如男人去地里铲地,从家里走到地头是穿鞋的,到了地头就把鞋脱了,光脚拿着垄铲地;再比如赶路遇上下雨,道路变得泥泞不堪,那就把布鞋脱下来拴在腰上,光脚板在泥道或树趟子里走。

布鞋按照鞋面正中央有没有“梁”,分为“单挤脸”(一道梁)、“双挤脸”(两道梁)、“三道脸”(三道梁)、“不挤脸”(没有梁)等几种。

清末辽西土匪首领周恩波被处决前的照片。注意他脚上的穿的单鞋,是“双挤脸”(缝两道梁)

民国和解放初期辽北乡村布鞋的主要样式——圆口“不挤脸”布鞋

真正让昌图前双井的老百姓人人都有鞋穿的,还是1947年土改结束后的事了。通过土改,贫雇农都分到了土地、房屋、牲畜、农具,那种缺吃少穿的时候是一去不复返了,家家户户的大人,都能穿上布鞋了。人人有鞋穿,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绿旋风”——绿胶鞋

前双井地区解放后,老百姓一直穿自己家手工做的黑色布鞋。直到1966年wen ge爆发,掀起一股穿军装的热潮,跟军装配套的绿帆布军用胶鞋(俗称“解放鞋”),就成了受追捧的对象。很多年轻人没有绿胶鞋,就千方百计淘来黄胶鞋,然后自己动手染成绿色。绿军装、绿胶鞋、绿帽子、绿书包,成了那个年代的标志,用“绿旋风”来形容,再恰当不过了。

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风靡一时的“解放鞋”

20世纪70年代——松紧布纳底鞋、拉带女式布鞋

“绿旋风”消退后,辽北乡村的单鞋又回到了黑色袼褙纳底布鞋。进入20世纪70年代,轻工业有了很大发展,农村能买到松紧布了,妇女们把松紧布安到鞋腰上,做成了松紧布纳底夹鞋。这种鞋与老式的布鞋相比,鞋帮特别跟脚,奔跑时鞋不容易从脚上脱落,受到农村居民的欢迎。它的出现,淘汰了老式的圆口布鞋。

留下一段爱情佳话的许燕吉(左)和魏振德老人。许老穿的是松紧布纳底夹鞋,魏老穿的是圆口不挤脸纳底夹鞋

此外,在这一时期,农村的男鞋和女鞋出现了分野。在这之前,辽北农村的单鞋在样式上是不分男女的,主要区别在于男鞋鞋号比较大,女鞋比较娇小。到了20世纪70年代后期,女士专用的一字拉带布鞋从城里传到了乡村,深受爱美的女孩子们的喜爱。

20世纪70年代后期辽北乡村常见的夹鞋——松紧布夹鞋(左)和女式拉带鞋(右)

20世纪80年代前期——塑料底纳底布鞋、凉鞋

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物资供应的丰富,辽北农村的布鞋加速进化。一是在供销社能买到塑料鞋底,再安上自己做的黑布鞋帮,就成了塑料底纳底布鞋。这种鞋省去了打袼褙纳鞋底的过程,大大减轻了农村妇女的劳动量,深受妇女们欢迎。二是凉鞋也进入农村,材质有硬塑料的,也有黄橡胶的,样式也很单一,都是鞋脊有一道竖梁,左右各有三道横梁,组成一个“丰”字形。

20世纪80年代辽北乡村常见的夹鞋——塑料鞋底(左)和胶皮凉鞋(右)

1990年——突然风靡全村的帆布足球鞋、跑鞋、护士鞋

1989年春节,在旅顺打工的母亲给我邮回来一双全村都不认识的鞋——帆布鞋面、系带、鞋帮包胶皮、鞋底密密麻麻的塑料鬏。不久我穿着这鞋上学,结果成了全校师生眼中的怪物。一时间,满校园都在传“老赵家的大小子穿了双怪鞋”。下课时无论我走到哪,都有一帮孩子围过来,要看看我鞋底的“鬏”。那时候,哪知道这是足球鞋啊。

转眼到了1990年,不知道哪股风吹到了辽北乡村,呼啦一下子,带鬏的帆布足球鞋就在校园里普及了,男生脚上清一水的全是这种鞋,下了课就去踢足球。女生不穿足球鞋,她们穿白帆布面的塑料底跑鞋、白帆布面的松紧带平底鞋(俗称“护士鞋”),下了课就去跳皮筋。很快,帆布足球鞋、跑鞋、护士鞋就走出了中小学校园,穿到了大人们的脚上。当时的帆布足球鞋牌子很多,我印象比较深的有回力、双星、大博文。

1990年辽北农村校园夹鞋的“三剑客”——帆布足球鞋、护士鞋、帆布跑鞋

1992年——时髦的旅游鞋和皮鞋

1992年前后,穿旅游鞋突然在农村时髦起来。当时的旅游鞋全是白色的。流行旅游鞋那阵子,假冒伪劣鞋开始横行。1993年,母亲赶集给我买了第一双旅游鞋,当时我喜欢得不得了,穿在脚上走路都一万个小心,生怕刮了碰了。但只得意了两天,鞋帮就变了形,第四天终于现了原形——鞋头开胶了——这是一双用纸壳和胶水粘接的、彻头彻尾的假鞋。

在1992年前后风靡一时的旅游鞋

和旅游鞋同步,皮鞋也进入了我们村,颜色就黑色、棕色两种,而且都是在正式场合才穿的,比如参加婚礼、寿礼、走亲戚、开家长会、上街进城,以装潢门面,显示洋气。

20世纪90年代中期——军板鞋

在帆布足球鞋、跑鞋、护士鞋、旅游鞋、皮鞋的轮番进攻下,费时、费力、费料的手工袼褙纳底布鞋彻底走向了没落。花不了几个钱就能买到成品鞋穿,谁还愿意累得手脖子生疼地去打袼褙、纳鞋底呢?但并不是所有的农村人都能接受足球鞋、跑鞋、护士鞋、旅游鞋、皮鞋,因为这些鞋穿起来捂脚、磨脚(早年的皮鞋普遍皮子发硬,磨脚是常事)。于是,工厂生产的黑布面、鞋底粘黑胶皮的军板鞋就流行开来,10元一双的价格也是相当亲民。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就出现了这样的画面——白天扛锄头去地里干活穿的是军板鞋,到了傍晚,在小卖店门口吵吵把火下象棋的,也都穿着军板鞋。

军板鞋

2010年后——运动鞋的天下

世纪之交,由于篮球运动的推广,品牌篮球运动鞋成为辽北乡村学生的新宠。2010年后,各种轻便的运动鞋像井喷一样涌进村屯。现在住在前双井乡间的人们,十有八九穿的都是胶底、布面、透气、轻巧的各式运动鞋,在家里呆着穿它,开四轮子下地干活穿它,早晚跳广场舞扭秧歌穿它……。在镇街的服装店和集市上,花个百八十元买双到哪都能穿的万能运动鞋,对于农村老百姓来说,是件很划算的事。

现在是运动鞋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