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常识

三门峡是哪个省的(河南三门峡:古有掘地而居的地坑院)

2024-12-10 08:00:36 100


自驾旅行时,我们更喜欢去一些中小城市,而且都会提前尽量多地了解要去的地方。

关于下次的自驾游,初步筛选如下城市,我们会一个个地了解,然后再确定最终的自驾路线。

已经写完河北的衡水、邢台和邯郸,河南的安阳、鹤壁、新乡、开封、商丘、许昌、平顶山、南阳、信阳,湖北的襄阳、十堰,陕西的安康,今天说回河南省的地级市——三门峡市。

很多人听说过三门峡大坝,但可能不了解因大坝而成就的三门峡市。

照例按照基本情况地理位置历史发展旅游资源四 部分,来了解三门峡。

【三门峡市的基本情况】

三门峡市的轮廓如同一只回旋镖,位于河南省的最西端,是豫、陕、晋三省的交界处。

全市辖2个区、2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常住人口200多万。

【三门峡市的地理位置】

在说历史之前,一定要先了解三门峡市的地理位置及其意义。

三门峡市北面有黄河阻隔,隔河与中条山相望。南面有茫茫的秦岭余脉,崤山、熊耳山、伏牛山众多的山脉在这里相交。山地丘陵为主,北部还有少量的黄土塬,有“五山四岭一分川”之说。

我们知道,黄河流出了一个大“几”字型。三门峡就处于最后一笔的下拐弯处。

黄河水自晋陕大峡谷呼啸而来,突然,秦岭、华山横在眼前,只能往东拐一个大弯,在黄土高原与秦岭山脉中间的薄弱地带冲出一条水道。三门峡市就在这个大弯的南侧。

在这一段的黄河河道里,有两个小岛,将黄河分成三道水流。独特的地貌激发了古人的想象力。传说中,这是大禹治水时用巨斧劈凿而成,两个岛分别为神岛和鬼岛,三道水流中,最北边的是人门,中间的是神门,南边的是鬼门。这也就是三门峡名字的由来。

黄河之水到此流速甚急,加上乱石暗礁密布,在这里行船非常困难。三门之中只有北边的人门最宽,尚勉强可以行舟。中间的神门和南边的鬼门狭窄,尤数鬼门最险,进入鬼门的船只很容易触礁船毁人亡。

在三门下方的激流之中,就是被称为“中流砥柱”的岛石。冬天水浅的时候,它露出水面两丈多;洪水季节,它只露出一个尖顶,看上去好像马上就被洪水吞没,惊险万分。关于这块石柱,也有一个传说:

很久以前,一位老艄公率领几条货船驶往下游,船行到神门河口,突然天气骤变,狂风不止,大雨倾盆,根本辨不明方向。老艄公眼看小船就要被风浪推向岩石,大喝一声:“掌好舵,朝我来”。便纵身跳进了波涛之中。船工们就听到前面有人高呼“朝我来,朝我来”,原来是老艄公站在激流当中为船导航。船工们顺利驶离险地后,返回寻找老艄公,见他已经变成了一座石岛,昂头挺立在激流中,为过往船只指引航向。因此,人们把这座石岛——“中流砥柱”,也叫“朝我来”。

公元638年,唐太宗李世民来到这里,写下了“仰临砥柱,北望龙门;茫茫禹迹,浩浩长春”的诗句。书法家柳公权也为它写了一首长诗,其中有“孤峰浮水面,一柱钉波心。顶住三门险,根连九曲深。柱天形突兀,逐浪素浮沉”等佳句。

如今,三门峡大坝的建成,鬼岛、神岛已经被压在下面,唯有“中流砥柱”赫然立于黄河之中。

***

黄河南边的崤山,夹在黄河与洛河之间,古代长安(现西安)到古都洛阳之间的交通,必须穿过崤山。这就有了古代的崤函古道。

崤函古道,西出西安(长安)起于潼关,过秦函谷关,经陕州,过硖石关到今新安县东,出汉函谷关到洛阳,全长约400华里。

记住这条古道,在这条道路上发生了很多重要的历史事件。

【三门峡的历史发展】

距今六千年前,这里就出现了较大的氏族部落。

仰韶文化就是因为首先发现于三门峡市渑池县的仰韶村而命名。仰韶文化,是指黄河中游地区一种重要的新石器时代彩陶文化,其持续时间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至前3000年(即距今约7000年至5000年,持续时长2000年左右),分布在整个黄河中游从甘肃省到河南省之间。表面绘制有图案的彩陶是其重要特征之一。

上世纪五十年代,在三门峡市青龙涧河南岸考古发现的庙底沟遗址,就属于仰韶文化和早期龙山文化。此时,农业生产已经较为成熟,社会复杂化程度加剧,出现并形成了区域中心聚落,彩陶技艺也得到较大发展。

约在前21世纪~13世纪,这里是夏商王朝统治的中心区域。

西周初期,周武王去世后,其子成王年幼,武王的弟弟周公旦和召公辅政。当时天下很不稳定,周、召二人决定分陕而治,“陕”即陕塬。周公治理陕之东,召公治理陕之西(陕西之名,即渊源于此)。

周公和召公在各自的辖区勤政爱民,为周王朝走向安定繁荣奠定了重要基础。周召分陕成就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太平盛世“成康之治”,“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画地为牢”等典故均由此而来。

周朝为控制越来越多的土地,国王将同姓宗亲和功臣谋士分封各地,建立诸侯国。一个个诸侯国成为对一方土地进行统治的据点,起到对周王室拱卫的作用。

三门峡一带是焦国、虢(音同“郭”)国的封地。

关于虢国,多说几句。据说虢国是郭姓的发源地。神医扁鹊,曾经将猝死的虢国太子救活,这也是起死回生这个成语的来源。

上世纪50年代,国家在三门峡市考古发现了虢国墓地,并先后进行了两次考古发掘,出土的的文物数量之多、品种之全、制作之精、价值之高,都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两周考古中少见的。现在在虢国墓地遗址上建成了专题性博物馆——虢国博物馆

虢国博物馆

春秋时期,在这里发生的故事还产生了两个成语:假道伐虢唇亡齿寒。故事是这样的:

虞、虢是两个相邻的小国,晋国一直想吞并它们。晋国计划先攻打虢国,但必须途经虞国。

便派人带着良马和美玉献给虞公,同时大讲晋、虞两国的情谊,最后说虢国屡屡侵犯晋国,如今想借道虞国,去质问虢国。虞公见到送来的国宝,便不假思索地应允下来。虞国的大臣竭力劝阻,说:“虢虞两国如同唇齿,相邻相依,虢国一亡,岂不是唇亡齿寒吗?”但虞公根本不予理会。

之后晋国借道虞国,轻而易举地消灭了虢国。并在回国途中,对虞国发动突然袭击,很快也消灭了虞国。就这样,三门峡一带归属了晋国,自此,晋国控制了黄河南北两岸,尤其是控制了函谷关这一重要关口。并据此天险阻挡了西面秦国的入侵。

***

春秋末年(约公元前485年),老子看到周王朝越来越衰败,便骑着青牛离开故土来到函谷关,准备出关四处云游。据说,把守函谷关的长官尹喜,见有紫气从东而来,知道将有圣人过关。果然老子骑着青牛而来。尹喜很敬佩老子,但听说老子要出关去云游,觉得很可惜,便想设法留住老子。于是对老子说:“先生想出关可以,但得留下一部著作。”老子听后,就在函谷关住了几天。之后交给尹喜一篇五千字左右的著作。这就是后来传世的《道德经》。然后,老子就骑着大青牛走了。相传归隐修炼于景室山(后更名为“老君山)”。

***

战国时,此地分属韩、秦、魏。

当时,崤山至潼关段多在涧谷之中,深险如函,古称函谷。战国时秦惠文王从魏国手中夺取崤函之地,在此设置函谷关

此关关城东西长7.5公里、古道仅容一车通行,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说。关东、关中、关西这些地名也是因函谷关而得。

公元前299年,秦昭襄王听闻齐国的孟尝君颇有贤能,便请其入秦为相。孟尝君到秦后,却遭秦丞相陷害。秦王反悔,欲杀孟尝君,又恐遭人唾骂,便暂将他囚禁起来。孟尝君好友泾阳君闻听此讯,求秦王最宠爱的妃子——燕姬相助。燕姬提出要孟尝君已赠给秦王的狐白裘衣。孟尝君的一门客从狗洞进入库房,并学狗叫骗走巡夜人,盗得狐白裘衣,送给燕姬。燕姬才帮忙弄到出关文书,孟尝君一行慌忙逃至函谷关,正值半夜。当时关规是“鸡鸣开关,日落闭关”。后边追兵将至,此时又一门客站学鸡鸣叫,周围雄鸡齐鸣,关吏忙打开关门,孟尝君一行匆匆逃出了函谷关。这就是成语“鸡鸣狗盗”的出处。

***

公元前279年,秦赵两国议定在渑(音同“免”)池西河之外进行会盟。

宴会上,赵国上大夫蔺相如与秦国君臣进行了有理有节、针锋相对的斗争。经过艰苦的谈判,秦赵两国最终和谈成功,双方偃旗息鼓暂时停战。这一内容在《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有很详细的记载,如今在三门峡的渑池县还有秦赵会盟台。

***

公元前241年,楚、赵、魏、韩、卫诸国合纵攻秦,在函谷关被秦国打败。同时,秦国也多年不敢东出函谷关。

***

汉唐时期,都城位于长安(西安),中原各地的钱粮要通过漕运运至关中,三门峡是漕运难以逾越之处。漕舟到了三门峡,漕粮上岸改为陆运,以避开三门峡那段险道,过三门峡后再通过渭河运至长安。唐朝在三门峡东西各建一个粮仓,集津仓(东)和三门仓(西),以供转粮之用。

唐朝玄宗年间,还有一件跟三门峡有关的事件:

公元741年,一个叫田同秀的官员,说他晚上梦见了太上老君,说在老子著经的地方,埋有一个桃符。唐玄宗派人在函谷关尹喜的故宅,掘得刻有古“桑”字的“灵符”,认为这是天赐之宝。

唐玄宗为此激动不已,不仅将年号从开元改为天宝,还将桃林县改名为灵宝县,寓意这是一个灵符宝地。这就是现在三门峡代管的灵宝市名字的由来,一直沿用至今。

***

崤函古道一直是洛阳通往长安、咸阳的交通要道,沿途有很多村镇都是往来商人、学子的驿站。其中一个小村庄“石壕村”因杜甫的《石壕吏》而被后人记住。

公元759年,安史之乱期间,唐朝诗人杜甫从洛阳西行,日暮时分来到石壕村,就近投宿在村东的一个老翁家,恰又遇到乡吏抓丁拉夫,于是就写下了著名的《石壕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揭露了官吏的残暴和兵役制度的黑暗。

******

历史上,黄河下游因为流速变缓,黄河携带的巨量泥沙容易沉积,致使黄河改道频繁,还经常出现洪水灾害:百年一改道,三年两决口

解放后的1954年,国家专门成立了黄河规划委员会,在苏联专家组的指导下,编制黄河流域规划;为了彻底根治黄河水患,决定在黄河中游修建水库,经过多次论证,最终选址三门峡,这就是三门峡水利工程,这是黄河上的第一个大型水利枢纽工程。

1957年,三门峡黄河大坝破土动工,来自全国各地的水利工程技术人员、工人、知识分子聚集到三门峡。

同年,设立三门峡市,区域主要是如今的湖滨区和陕州区。先是由河南省直辖,之后改为隶属于洛阳专区(地区)。

1961年,三门峡大坝正式投入使用,其总库容三百五十亿立方米,被称作“万里黄河第一坝”。自此黄河的下游地区,再未发生过凌汛决口的情况。

但是,三门峡水利工程也被说成是“我国水利建设史上的一颗苦果”,因为它的建设与运行,一直是争议不断。

从立项开始,就遭到水利专家和陕西方面的反对。建成使用后,也确实给上游地域带来了问题。

由于急于求成,三门峡大坝并未设计泄沙的排沙洞,泥沙被大坝拦截,使得上游汇入黄河的渭河,泥沙淤积形成“地上悬河”,稍微涨水就会形成水灾,严重影响了居民安全。同时,因为泥沙淤积,地下水无法排出,引发了关中平原地区土地的盐碱化与沼泽化。

为此,1966年至1968年两年时间内,在大坝底部共计炸出了两个排沙洞四个排沙管。1969年,为了让三门峡大坝更好的排沙,国家再次在大坝底部炸出了八个巨大的排沙洞。

***

插播:1986年,洛阳地区撤销,开始了所谓的“分家”。三门峡升格为地级市,下辖渑池、义马、卢氏、陕县、灵宝等县市,形成如今的三门峡市。

***

2003年,一场强降雨,使渭河下游发生大洪灾,大量群众流离失所。再次激化了陕西省群众与三门峡水库之间的矛盾。

2004年,陕西方面上书抗议,再度要求拆除三门峡水库。为了保住三门峡水库,河南提交了“合理利用三门峡水库”的议案。

如今,黄河流域已经建成多个水利工程,淤积的泥沙也已经变害为宝,分类利用,黄河难题得到了基本控制。

*************

‌三门峡市的经济发展,大致经历了几个重要阶段:‌

首先,1957年,伴随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而崛起,使三门峡市成为一座由全国各地移民撑起的、新兴的工业城市。

随后,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大规模矿产资源开发为标志,三门峡迎来了第二次快速发展,成为河南省重要的铝加工、铜加工、煤化工和能源产业基地,黄金产量居全国第二,保持了连续数十年的高速增长‌。

然而,进入二十一世纪,经过多年高强度开发,三门峡面临着资源枯竭、安全环保风险不断增加的问题。

2009年,国家批准在晋陕豫三省边缘地区建立“黄河金三角试验区”,包括山西省运城市、临汾市、陕西省渭南市、河南省三门峡市,这是全国唯一打破省际行政区划的试验区,也是唯一一个在欠发达地区建立的试验区。

但如何真正跨越区域限制、协同发展,还有待进一步的探索与创新。

如今的三门峡,正在努力从资源型城市向创新型城市转型。相信未来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三门峡市的旅游资源】

三门峡市境内旅游资源丰富,这里先说说市中心的景点,然后再介绍一下周边地区的。

三门峡市中心的旅游景点

市中心公交便利,骑上共享单车更是方便。

虢国博物馆

三门峡市虢国博物馆,是建立在西周虢国墓地遗址上的一座专题性遗址类博物馆。基本陈列《周风虢韵——虢国历史文化陈列》分为虢旗猎猎、吉金灿灿、美玉灼灼、奇珍熠熠、车马辚辚、古墓秩秩六个部分。

参观注意事项

1、门票40元,每日开放。

2、参观必看内容:青铜礼器、虢国车马坑、虢国墓葬坑。

三门峡博物馆

三门峡市博物馆坐落在唐代孔庙遗址上,仿古园林式建筑风格独具特色,典雅秀丽,可谓“馆中有园,园中有馆”。

其中的《崤函古韵——三门峡古代文明展》按照历史发展脉络,从不同层面再现了三门峡历史发展演变轨迹。

宝轮寺塔就在三门峡博物馆的斜对面,始建于隋文帝仁寿元年,金时重建。因其塔内回声类似蛤蟆的叫声,俗称“蛤蟆塔”。

参观注意事项

1、免费,周一闭馆。

2、每周六、周日及节假日有免费讲解,上午9:30,下午15:30。

庙底沟博物馆

庙底沟博物馆是一座全面展示仰韶文化时期彩陶的专题性博物馆,系统的梳理了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时期特别是庙底沟文化时期的石器,骨器,彩陶,墓葬,房址,城址以及先民精神世界等社会方方面面的发展演变历程!

馆内现有三个常设展览,基本陈列《花开中国》,专题性展览《庙底沟记忆》,数字化展览《邂逅庙底沟人》。

参观注意事项

1、免费,周一闭馆。

2、参观完博物馆,可以在紧邻的庙底沟考古遗址公园走一走,这里已经成为市民健身休闲的大公园,其间有关庙底沟考古历史的介绍随处可见。

天鹅湖国家湿地公园

每年11月至次年3月,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吸引数万只白天鹅来这里栖息越冬,三门峡市因此被誉为“天鹅之城”。

其核心景区包括双龙湖白天鹅观赏区、陕州古城和沿黄生态林带三部分,是一处融生态、文化和人文地理于一体的自然山水景区。

游玩注意事项

1、免费。

2、每年11月到次年3月,才能看到来此过冬的天鹅,其他时间自然景观也不错。

3、景区比较大,北门以城市为背景,是天鹅数量最多的区域;南门算是景区的正门,有很多游玩设施;东门能近距离接触天鹅(北门、南门都有高台或栏杆相隔)。

4、北门到南门可步行沿木栈道环岛深度游,会经过苍龙湖北岸的黑天鹅区域。

5、冬季去看天鹅,一定早点去,下午车限流,车堵还人多。

三门峡黄河公园

三门峡黄河公园位于三门峡市城区北部,依托黄河沿岸的沟壑、台地、滩涂和原有的植被等自然地形地貌,而建成的大型城市生态公园。

由东向西呈带状分布,长约5公里,南北宽约1.5公里。拥有10公里长的环形公路自行车赛道,可举办全国性公路自行车赛。园区西部有星河游乐城,是人们休闲娱乐、健身探险和挑战自我的理想场所。

游玩注意事项

1、免费。

2、黄河公园很大,建议自驾进去。对社会开放通行路段:东自北环路至会兴渡口连接线入口,西至黄河公园西门出入口驶出。

三门峡市郊的旅游景点

三门峡众多著名景点如:三门峡大坝、函谷关、地坑院、仰韶博物馆并不在市中心区域,它们大致分布如下:

当然,三门峡市,还有很多风光优美的自然景区,这里就不详细介绍了。

函谷关历史文化旅游区

景区内的函谷关为历史上的秦函谷关。是古代西去长安、东达洛阳的通衢咽喉,也是千百年烽烟际会、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塞。在漫漫历史长河中,这里以名人(老子)、名著(《道德经》)、名关(函谷关)留芳青史,名扬海内外。

景区内的主要景点有太初宫、道圣宫、道家养生园、藏经楼、瞻紫楼、鸡鸣台、碑林、蜡像馆、博物馆、关楼、函关古道等20余处。

游玩注意事项

1、门票75 元。

2、交通:距离三门峡市中心约40公里;公共交通可以先坐到灵宝市,再转公交前往。

3、景区较大,但不需要坐摆渡车,走走逛逛,感觉不错。

4、景区内有各种表演,下图是近期的表演时间表:

5、网上还看到近期可以报销自驾的高速费,展示在这里,没准我们能用得上呢。

陕州地坑院民俗文化园

据专家考证,地坑院有六千多年的历史,早在庙底沟文化时期就已经有了地坑院的雏形。

20世纪前期,德国人鲁道夫斯基在《没有建筑师的建筑》一书中向全世界介绍了地坑院。书中刊载了4幅航拍的陕县地坑院村落照片。

这种神秘、奇特的民居,在中国乃至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被誉为“地平线下的古村落,民居史上活化石”,是中国特有的四大古民居建筑之一。“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房,入户不见门,闻声不见人”便是它的真实写照。

2016年,陕州地坑院民俗文化园正式开园,因奇、特、朴、真,吸引着广大中外游客,住地坑窑院、沐浴温泉神水、吃民间小吃、看豫西民俗风情、成为景区旅游的亮点。

游玩注意事项

1、门票70元。

2、交通:景区距离市中心约20公里,有观光巴士2号线可直达,但车次比较少。

3、景区内有各种表演,网上看到的表演时间表如下:

4、景区附近有开在地坑院里的民宿,感兴趣可以住一晚感受一下。

三门峡大坝景区

三门峡大坝是黄河干流上的第一座大坝,号称“黄河第一坝”。

进入景区,可以走上大坝。大坝上有一步跨两省(河南、山西)截流石打卡点。乘坐电梯下到大坝下面,身临其境,崖落巍巍间听黄水滚滚。如果赶上夏季的泄洪,就更加壮观。

游玩注意事项

1、门票30 元。

2、交通:距离市中心约20公里,有从‘职业技术学院’直达的公交,但网友说没有站牌,车站很不好找。

3、在附近的中流砥柱景区(免费),可以俯瞰三门峡大坝和中流砥柱石的全景,是个不错的替换方案。

仰韶文化博物馆(有可能没有开放)

仰韶文化博物馆位于渑池县仰韶村遗址保护区,是集文物保护、陈列展示和科学研究功能于一体的专题博物馆。内设三个专题展厅,第一展厅展出仰韶村遗址三次发掘的主要成果;第二展厅展出仰韶村遗址发现者、瑞典学者安特生在仰韶村和中国其他地方的主要考古活动;第三展厅展出中原地区各个仰韶文化典型遗址出土的226件代表性文物。

游玩注意事项

1、免费。

2、从2023年7月公告闭馆后,一直没有再开放。如果想去,一定关注相关信息,确认开放了再前往,以免白跑。

【三门峡的特色美食】

关于三门峡的特色美食,罗列一些网上推荐的,供参考:

老城羊肉聚、灵宝羊肉馆等不同的羊肉馆,还有各种烩面

另外,还有灵宝肉夹馍三门峡麻花观音堂牛肉陕州糟蛋卢氏十三花等。

购物就去万达和梦之城,梦之城还有夜市。夜市上一定尝尝绿豆面早餐可以尝尝胡辣汤、小油条、糖糕、水煎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