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景”之说在宋代就已出现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常常被古代文人雅士
所歌咏吟唱
一般被记载于
各类地方史志中
让我们来看看
双流的古“八景”有哪些吧
在双流,亦有八景之说,指的是第一春波、金花夜月、簇锦凉风、牧马飨堂、山寺圣灯、塔桥响应、卦台钟晓、涌泉山瀑。此“八景”之说约形成于清乾隆、嘉庆时期,基本涵盖了双流本地最具代表的人文自然景观。
双流县八景图示意图(光绪版《双流县志》)
01
第一春波
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双流知县徐樾看到杨柳河两岸过河不便,于是倡议在杨柳河上建成一座石桥,石桥历经7年修成。徐樾邀请清代著名的文学家彭端淑题字,彭端淑欣然写下“第一春波”。“第一春波”自此名扬川西,成为双流八景之首。彭端淑还将修桥始末记录下来,写成《第一桥记》,故该桥又被称为“第一桥”。清翰林刘濖曾题诗赞曰:山光草色翠岚拖,第一桥头春浪多。小艇远横杨柳岸,散人应自号烟波。后因年久失修坍塌。
清光绪年间(1875—1908),第一桥下游百余米处又修了一座全木结构的廊桥,两端牌楼、彩绘,甚是精致,称得上彭镇一处引人注目的景观。
至民国时期,成都五老七贤之一刘咸荥曾为廊桥题写长联:“桥边人影碧空寒,诗情系垂柳千丝,青水绿波流不去;江上浪花残照远,画意指轻鸿几点,斜风细雨送将来。”1947年,一场洪水冲垮了廊桥。20世纪70年代杨柳河改造时,在“第一桥”下游约20米处另修一座钢筋水泥桥,即人民桥;在廊桥原址上修建一座水泥人行便桥。
第一春波(民国版《双流县志》)
02
金花夜月
金花镇古称顺江场,因有江安河自西部穿境而过而得名。明朝时,百姓在江安河上筹建了一座石拱桥。桥下游的金花堰,是牧马山灌渠的进水口。每到关闸,水面常宽达百米。若逢月夜,水面波光粼粼,映衬两岸灯火,流光溢彩,誉称“金花夜月”。刘濖题诗赞曰:“毵毵堤柳拂吟鞭,舍利珠光证夙缘。镜里分明毛发现,长虹卧影月当天。”
金花夜月(民国版《双流县志》
03
簇锦凉风
簇桥,又名簇锦桥,为一座石拱桥,桥高洞深,两岸竹木成荫。夏日里阵阵凉风从桥洞吹来,站在桥边,凉风悠悠,清爽惬意。刘濖题诗赞曰:“凉生风穴水之滨,簇锦桥边贳酒人。百里桐花桃竹路,桑麻雨露沐深仁。”1980年,簇锦桥坍塌,人们发现了双流大儒刘沅曾为此桥写的一通碑记石碑,重修此桥时,又将该石碑埋于桥墩中。
簇锦凉风(民国版《双流县志》)
04
牧马飨堂
在牧马山麓原胜利镇(今成都市双流区黄水镇)云华村,有一个小山包,民间认为那个小山包是孔子弟子商瞿的墓地,称之为“夫子坟”。双流人崇文、重礼、尚贤,在坟前辟出一方平地,修建起一座瓦房作为飨堂,供春秋祠祀之用。飨堂居于山巅,周围青松翠柏、绿草茵茵,风光秀美,堪称佳景。刘濖题诗赞曰:荒祠犹枕翠峰巅,云拥朝暾白似绵。剩有村翁酬社酒,野棠花外蝶翩翩。
牧马飨堂(民国版《双流县志》)
05
山寺圣灯
双流民间一直流传着牧马山西麓的应天寺有圣灯的传说。相传,应天寺所在的应天山树木参天、枫叶茂密,身处其中,时有蔽天遮日、难见空光之感,在夜间经常会看到寺对面的山上有光如灯,漫漫飘逸至西南山麓,然后倏然消失不见,当地百姓称之为“圣灯”,山亦名圣灯山。明代学者杨慎曾为此作诗云:苍烟丛里圣灯红,火齐萤光照远空。原是枫林霜叶下,露华光泫月明中。杨慎认为所谓“圣灯”也许是月光照射枫林霜露产生的光影错觉。清代刘濖题诗赞曰:灵境需从静处观,鸟呼佛现几人看。翠微暝色僧归寺,万点星光射木难。
山寺圣灯(民国版《双流县志》)
06
塔桥响应
双流南门外有座石桥,名为蒋家桥,又名塔子桥。桥畔有座古塔,名熏风塔。熏风塔巍峨特立,高13层,塔内中空,全为砖砌螺旋结构,内壁有螺旋形登梯,拾级而上,可达最顶层,站在塔顶极目四望,双流城池及周围山川、通衢沃野尽收眼底。人们站在蒋家桥上望塔呼喊,塔中即有回声袭来,颇为奇特。人们争相呼喊,回声婉转,犹如置身空山幽谷之中。“塔桥响应”即源于此。清代“蜀中三才子”之李调元题诗赞曰:“倚杖城南窣堵标,石幢嶻業籋祭云飘。闻声得度毗耶果,锡杖何年卓碧霄?”
塔桥响应(民国版《双流县志》)
07
卦台钟晓
相传唐僖宗避乱入蜀时,其姑母李永祚于双流出家学佛。后来,双流城北修建一寺,取名永祚寺。寺内有八卦台,名曰“老君台”,台上有一座铁铸洪钟。暮鼓晨钟,声扬数里,全城皆能闻其声,“卦台钟晓”即源于此。民国时期,寺内佛殿改建为谷仓,用备军需。抗战时期,八卦台屋顶建双流县防空哨所,以观察东边飞机场的动静,并发送信号。20世纪50年代初,永祚寺全部建为粮仓。20世纪80年代以后,又重新在原寺院菜园地内增建殿宇,遂成今日永祚寺之面貌。
卦台钟晓(民国版《双流县志》)
08
涌泉山瀑
在双流南20里(10公里)的牧马山上,有一座明弘治年间(1488—1505)修建的涌泉寺,寺内有一块垆样的大石,垆口方而阔,颈方而窄,腹圆而大,精工镂刻。有泉水从垆内汩汩涌出,径6尺,深4尺,清冽甘甜,遇到大旱也不曾干涸,当地人们称之为“涌泉”。有诗赞曰:“流珠浅沫细浪吹,清泉汩汩入云微。旧游尚忆庐山瀑,拄笏支颐饱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