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正式进入运河时代!
运河运货,中国将进入快速便捷而且性价比极高的运河运输时代!
在未来的中国经济,运河将发挥着了极大的作用!
邗沟(春秋时期)
邗沟开凿于公元前486年,全长约150公里的邗沟,是中国第一条有确切纪年记载的运河,这也是世界上有史书记载的最早的运河。
邗沟南起扬州以南的长江,北至淮安以北的淮河,是春秋时期的吴国夫差命人开凿,目的是沟通南北,前期的主要目的是用于军事需求,便于向北方战线运输部队和军饷,后世逐渐改成漕运运送物资。
胥河(春秋时期)
另有一种说法是胥河:春秋时期吴国名相伍子胥开凿胥河(又称芜申运河),开凿的时间是公元前506年,距今已有2500年历史。胥河是我国现有记载的最早的运河,也是世界上开凿最早的运河。据清光绪《高淳县志》记载:“胥河,吴王阖闾伐楚,伍员开之,以通松道。”胥河从苏州通到太湖,经宜兴、溧阳、高淳,穿固城湖,在芜湖注入长江,全长100多公里。
灵渠(秦朝)
灵渠也称湘桂运河、兴安运河,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境内,全长36.4公里,运河分为渠首枢纽段、南渠段和北渠段。
灵渠建成于公元前214年(秦始皇三十三年),迄今已有2200余年的历史,灵渠是秦始皇为加快统一岭南进程而开凿的一条重要运河,对战事的胜利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帮助奠定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南方疆域版图。
灵渠连通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是中原地区和岭南地区的重要水运通道,确保了岭南地区在其后的二千多年里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稳定与繁荣。
京杭大运河(隋朝)
京杭大运河北起北京,南到杭州,流经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和浙江四省和两大直辖市,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47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
运河由南至北分为四段:江南运河、邗沟、通济渠和永济渠。隋炀帝时,开挖了通济渠和永济渠,与既有的江南河和邗沟衔接,形成了一条以东都洛阳为中心的全国运河系统。到元朝时期由于原有京杭运河部分河段淤塞,元政府于是打通了山东境内的会通河,将运河拉成了直线。经一番改造后,运河的南北航程缩减到1,700多公里。
新中国建立后开始大规模的运河建设以保证内河航运,让国内运河运输的网络通畅。
淮河入海水道(2003年)
淮河入海水道西起洪泽湖二河闸,东至滨海县扁担港注入黄海,是新中国建立时就开始修建了人工运河,它的建成,极大地减轻了淮河下游的防洪压力,具有防洪、航运、生态等多方面的综合效益。工程于 2003 年 全面建成通水,全长 163.5 公里、结束了淮河 800 多年来没有入海通道的历史。
目前一期工程目前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泄洪、航运要求,国家也已经在2022年开启了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建设。
江汉运河(2014年)
江汉运河又称引江济汉工程,是南水北调中线一期汉江中下游四项治理工程之一,它是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引江济汉工程,是连通长江和汉江的中国当代最大人工运河,江汉运河全长 67.23 公里。汉江运河于 2014 年 正式通水通航,可通行1000吨级船舶。
江汉运河主要功能:缩短长江与汉江之间的航运里程,形成环绕江汉平原、内连武汉城市圈的千吨级黄金航道圈;改善汉江兴隆以下河段的灌溉、供水条件;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水资源优化配置等。它不仅是一条航运通道,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沿线地区的生态保护和旅游发展。江汉运河将沿线荆州、荆门、潜江、天门的4市11个乡镇串珠成链,一条以生态、文化、旅游为特色的新型城镇带呼之欲出。
江淮运河(2023年)
江淮运河是引江济淮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沟通长江和淮河的重大水利工程。江淮运河位于安徽省境内,自南向北分为引江济巢、江淮沟通、江水北送三大段。江淮运河全长约 723 公里,其中新开挖的航道约 112 公里。
江淮运河在航运方面构建了一条平行于京杭大运河的第二条南北水运大通道,大大改善了安徽省的水运条件,加强了长江经济带与中原经济区的交通联系。在水资源调配方面,它有助于缓解沿淮及淮北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为农业灌溉和居民生活用水提供保障。
平陆运河(目前尚未完工,开建与2022年)
平陆运河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规划建设的第一条通江达海的大运河。它始于广西南宁市横州市西津库区平塘江口,经钦州市灵山县陆屋镇沿钦江进入北部湾,全长约 135 公里。
平陆运河以发展航运为主,兼顾供水、灌溉、防洪、改善水生态环境等功能。其建设将开辟广西内陆及我国西南、西北地区运距最短、最经济、最便捷的出海通道,有效促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推动区域经济平衡协调发展,对于推动广西及西南地区发展,加强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合作,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荆汉运河(规划中,尚未开建)
荆汉运河是一个规划中的连接长江中游荆州段和武汉段的运河项目。该项目旨在打通长江中游航运通道,进一步优化长江航运网络,提高运输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荆汉运河将有助于加强长江中游地区的经济联系和协同发展,促进沿线地区的产业布局优化和资源开发利用。但目前该项目仍处于规划和研究阶段,需要综合考虑工程可行性、生态环境保护、经济社会效益等多方面因素。
湘桂运河(规划中,尚未开建)
在上世纪50年代末,湘桂运河构想已具雏形。湘桂运河拟由灵渠水道和湘桂新通道组成,通过沟通长江水系的湘江和珠江水系的桂江,从而实现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的连通。按照规划,湘桂运河北起永州,途经桂林,终于梧州,接桂江、通西江、经现在正建设中的平陆运河入海。
湘桂运河建成后,将构建一条沟通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的南北水运大通道,对于完善全国高等级航道布局,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推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优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赣粤运河(规划中,尚未开建)
赣粤运河是浙赣粤运河的一部分,它是连接江西和广东的重大水运工程构想。它计划将江西的赣江和广东的北江连通,全长约 1200 多公里,其中人工运河规划约 700 多公,预计投资超1500亿元人民币。通航后,从长江到珠三角的轮船不必再走东南沿海繁忙路线,减少1200公里航程。
赣粤运河这有助于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效率,加强江西、广东两省以及长江经济带和珠江—西江经济带的经济联系和交流,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浙赣运河(规划中,尚未开建)
浙赣运河是浙赣粤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浙赣运河规划连接了江西境内的信江与浙江钱塘江,全长约760公里。
浙赣运河旨在打通内河航运通道,构建更为完善的内河航运网络。它的建成 将加强浙江与江西之间的水运联系,促进区域经济交流与协同发展,降低物流成本,推动沿线地区的产业发展和资源开发。